31年前,韩小蕙的散文成名作《我的大院,我昔日的梦》在《文艺报》刚一发表,即广为转载。意犹未尽的副标题“协和大院故事之一”,表明这不过是她预想中的一部长篇系列作品的开端。但可能正像唐诗里咏叹过的“近乡情更怯”的心结所致,面对自己熟得不能再熟、亲得不能再亲的成长之地,真想淋漓尽致地大书特书,反倒需要更多的积淀和更久的酝酿。
之后,身为文化记者、文学编辑和活跃的作家、评论家,韩小蕙各类写作相当高产,出书也接连不断,协和大院的故事却静水流深,推移徐缓。直到近年,一册沉甸甸的《协和大院》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让韩小蕙常年萦怀难舍的把协和大院故事写好写完整的心愿,才终于圆满实现。30年磨一剑,辛苦不寻常,在时风流变总是来得特别轻快的当代文坛,如此执着,少见而又可贵。
无论是在韩小蕙个人的写作道路上,还是在近年非虚构或长篇散文写作的全局中,《协和大院》都堪称一份厚重的收获。它以位于北京东城区外交部街59号的协和医院宿舍大院为聚焦点,从个人视角展开记述和议论,亲身见闻与史料文献交相映衬。前六章着力钩沉协和大院百年历史变迁,之后十二章转为人物志与风物志,对协和众多名医和干部的事业成就、时代遭逢以及他们后辈子弟的成长经历,给予列传或拼图式的呈现。有关协和大院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群今昔景观的对比描写和感触省思,贯穿始终。
协和大院里历史风貌最鲜明的地标,是被西式园林的草木花坛和交叉小径掩映环绕的16幢哥特式小洋楼。它们与协和医院同龄,自100年前落成之初,就是为协和医院的高级专家和教授们特设的住宅。而大院东边的一座四层红砖楼房和东北角的三排平房,则见证了70年前的一步历史变化:进入新社会以后的协和大院,终于从专家、教授独占的闹市中的“洋楼院”,扩展成了干部、工人也能在此安家的单位宿舍区。《协和大院》开头几章,穿插了不少可以当作协和医院的院史来看的人事记载,但全书的重心所系和主脉所在,还是从家住大院宿舍楼里的子弟眼光和心态出发,去观察、感受和追忆别墅小楼里的一位又一位名医老住户。综观全书,这是排在书前作为代序的《我的大院,我昔日的梦》的文思和情怀的进一步延续,也是存留在协和大院里的岁月剪影愈加细密和完整的交织叠印,更是曾经和正在协和大院里生活的几辈人历经沧桑、共情共感的一份精神档案。
相比于韩小蕙对协和大院故事的最初讲述,这本书用整本书的形式对协和大院所做的全景式呈现,不仅扩大了记人叙事的范围,而且还刻意增添了建筑形态、风物季候等空间景观维度的图文信息。位处北京老城区腹地的协和大院,因此得以更直接、更充分地显现出来。包括医学、医院在内的欧美近现代技术文明与相应建筑群落的规模化引进,曾是中国现代城市空间和生活样态兴起的关键一环。它们同衍生自革命战争年代的集体生活方式及与此相匹配的单位办公楼和宿舍区,在新中国首都的街区规划和建设中糅合并存,一道铸就了新北京既现代化又民族化的城市风格。
住在协和大院小洋楼里的老一辈专家,代表着从旧时代走进新社会的技术精英。韩小蕙对他们的观察、感受和追忆,则代表着新社会的建设者和新协和的管理者——革命干部的子弟一辈,对老协和人和老协和传统的理解与接受。新社会赋予他们同属一个单位和同住一个社区的同志加邻居的身份,足以促使他们在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逐渐归融于一体。围墙圈起来的协和大院,把闹市的喧嚣阻挡在外,把脚踏实地、崇尚卓越的精神能量蓄积在内,让它在代代相继的传承中,能够朝着纵深更大、覆盖更广的方向,播撒出更强更持久的暖热和光亮。
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和大院的故事,无论是纳入纪实、史传范畴,还是被列为虚实点染的散文创作,都属挑战性极强的硬核原料。在它表面上最突出的医学、医疗专业特质之外,方寸之内、气象万千的高密度城市人居生态,一墙之隔、差异纷呈的多样性城市文化情境,都层层堆叠、重重聚积,交汇在迁延脉络和芜杂的现实场景之间。面对由此导致的繁难纠结和尖锐冲突,韩小蕙在《协和大院》的写作中,尽力做了分寸节制的温和表达。这温和不是回避,而是确切有力地直击症患时所必需的那份冷静和镇定,正如在她童年记忆里永远鲜活的协和前辈名医们素常展现的那种神情气度一般。
[责任编辑:徐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