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我与《红岩》一书的故事-尊龙凯时旗舰厅

尊龙凯时旗舰厅首页> 好书荐读> 详情
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我与《红岩》一书的故事
2022年09月2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彭明凯


hongyan.jpg

      中学时期,因为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当范文念,我便固执地认为,自己一定就是为写作而生,由此渐渐地迷上了文学,做起了作家梦。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家的光环实在耀眼。为了能当一名令人艳羡的作家,我除了认真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外,也拼命地学习各门课程,为的是将来考上大学中文系。在我年少天真的脑子里认为,上了大学中文系,就离当作家不远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临近高考时的那场重感冒让我考试失利,残酷地将我那无比斑斓的作家梦击得粉碎。


      1981年秋天,我带着万般的失落踏进了县城那所与重点中学一墙相隔的中等师范学校。到了学校我才发现,中师所开设的课程几乎全是高中学过的,而且远远没高中阶段学得深透。那段日子,我感觉到我眼前的一切都暗淡无光,前途和未来似乎也已经至此为止了。


      有一天,我歪打正着蹿进了学校图书室。因为出身农村贫苦家庭,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家里没有任何一本藏书,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书,让我这个未见过世面的山里娃惊奇得眼花缭乱。但因为没借书证,管理员不许我翻阅。悻悻地转身离开之时,突然瞅见门角有一堆破旧书。“那些都是不要的,你要就拿去吧!”我在那一堆灰尘满面的“垃圾”中,翻捡出一本没封面但内文还算完整的书,然后宝贝一样捧在胸前跑回宿舍。


      带着一种新奇,我急不可耐地翻读起来,书里的情节一下子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因为晚上宿舍要统一灭灯,我只能课后读,课后没读完又拿到课堂上偷偷地读。那两天,我全身心沉浸在江姐、许云峰等人物的故事中,周围的一切仿佛与我毫无相干。


      我为江姐的言行而感动,为她的命运而揪心: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江姐十根手指的时候,她还那么沉着冷静,还毫不畏惧。“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我为许云峰的机智勇敢所佩服。他在书店能敏感地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茶园为保护同志他机智冷静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他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陷阱等等。我更敬佩那个“疯子”华子良的隐忍,书写华子良的笔墨虽然不多,但他的形象却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中,那疯疯癫癫的样子硬是让所有人都没看出来他是装疯卖傻,谁也没想到他是共产党最重要的人物……还有,还有罗世文、杨虎城、陈然等等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钢铁硬汉,他们的精神真正是惊天地、泣鬼神!


      虽然我还不知道这本没有封面的书到底叫什么名儿,也不知是谁写的,但书中烈士们的每一首诗,每一句话都深深震撼着我青春的心灵。


      读完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这牢底坐穿!”“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想到烈士们豪壮的诗句,又联想到当下的自己,我感觉到了无比地羞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一个新中国红旗下长大的年轻人,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因为家里穷不能复读,不能当上作家就有理由沉沦沮丧、破罐破摔?先烈们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中,可以牺牲自己生命与敌人做艰苦卓绝地斗争;我,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将来到农村去当一名教师,为那些跟我一样农村娃传道授业解惑,难道就不应该吗?应该说,这本看不到书名的书,给当年青春而迷茫的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一下子振作了起来。


      这本书不仅给了我精神支撑,还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课余时间,我几乎都泡在了图书室里,到中师毕业时,学校图书室的文学书籍差不多被我读了个遍。书读多了,曾经的文学梦又渐渐地在我心里蓬勃起来了。一边阅读,我一边开始写作和投稿。中师两年间,我已发表本地报刊上发表了十几篇文章,虽大都为“豆腐块”,却也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每当此时,我都会想到我那本没有封皮的书。


      为了确证这本书名儿,有了借书证后,我就在图书馆不断地寻找有江姐的书,但一直没找到,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图书管理员告诉我说,学校刚购回的一批新书里,有写的江姐的书。我将那本新书拿在手后才发现,它的书名叫《红岩》,作者叫罗广斌和杨益言。


      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囚禁在重庆。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还有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因为有了序言“真人真事”的提示,第二次阅读就给了我更大的震撼和更多的敬佩,包括小说的两位作者。


      中师毕业前,我用自己挣的稿费和平时节约下来的饭菜票退换成的钱,专门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摞摞文学书籍,其中就包括《红岩》。在毕业回家的行李中,我只有两大木箱的书籍。


      分到乡中后,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我就将我买回的《红岩》带到课堂,给学生们讲我和这本书的故事,还讲小说里那些先烈们的故事。我的讲述不仅再一次让我声泪俱下,也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学生。课后,学生们都纷纷将的这本《红岩》借去阅读。


      后来,我每接手一届新生,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开始我的第一堂课。正是这种特殊的开课形式,让我赢得了每一届学生的拥戴。后来,我还组建了校园文学社,身体力行地与学生一同写作和投稿,为此,我将一大批农村孩子培养成了文学爱好者,有的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促使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在艰难险阻面前坚强无畏的人!


      在以后的人生,尽管我也遭遇过这样那样的挫折,但因了《红岩》精神的支撑,我一次次坚强地走过了,虽然不算什么成功,但也成了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和小有名气的作家。


      与此同时,我还要说的是,因为一届届学生的借阅,几十年来,我前前后后又购买了不下十本《红岩》。


      作为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将红岩精神传承给我的学生。不仅如此,每当学校升国旗时,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都会想到《红岩》里的那革命先烈。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让五星红旗更加骄傲地飘扬!


网站地图